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外贸报告(2001年第八期)
栏目名称:发展战略
关键字:出口 下滑 局势 宏观经济
日期:2001年08月25日

袁钢明:出口下滑局势下的宏观经济


  一、出口减缓使宏观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自3月份起,出口增长速度连续大幅度下滑。净出口增速下降可能对经济回升产生令人担忧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受制于总需求的一般机理来看,出口减进口的净出口额下降,表明总需求中由出口增长所引入的部分需求被进口的更快增长所抵消,使得进出口贸易从需求方面对国内经济起不到直接的拉动效应。根据GDP增量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量之和的统计原理,1999年和2000年净出口增量为负,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也为负,可估算出净出口负增长对1999年和2000年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负1.5和负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净出口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3亿美元。下半年,出口增速很难上升,而进口增速很难降下来,年底前中国将加入WTO,国内市场开放度提高,可用于控制进口增长的传统手段减少,进口可能会较大幅度增长,净出口会进一步减少,甚至有可能由贸易顺差变为贸易逆差,将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内需对宏观经济提供支持
  外需减弱直接对经济增长形成冲击,工业增长随出口下滑而减速。自4月份起,工业增长速度逐月减慢,4、5、6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0.2%、10.1%,比上月下降0.6、1.3和0.1个百分点。1-6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1%,比1-3月低0.2个百分点,1-6月GDP增长7.9%,比1-3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在外部需求减弱造成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增长势头强劲,对受到冲击的宏观经济提供了支持。
  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持续增强。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0%,消费热潮之后的淡季期间仍保持较高增长水平。消费市场升温成为经济持续回升的可靠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逐月加速。
  三、鼓励出口的政策选择空间很小
  当前情况下,宏观政策阻止出口下滑的选择空间很小。
  一是,汇率贬值措施基本不被选取。今年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元、欧元、韩元、泰币等相对美元贬值10%以上,而同期间我国人民币对美元略有升值。我国大陆对韩国、菲律宾、台湾、香港等周边贸易竞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而且,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也是造成我国进口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场机制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应做出贬值反应,发挥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但是,宏观决策部门对人民币贬值有可能引发更强贬值预期从而导致金融动荡的忧虑极重,以至于把坚守人民币汇率不贬值放在了什么宏观政策措施都可以变唯独这一政策措施不能变的极端重要的位置上。
  二是,出口退税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已几乎用到尽头。出口产品退税率平均已达15%以上,离再提高退税率至17%全部退完不到2个百分点的空间。出口退税存在很大的制度漏洞,出口退税对促进出口起到重要作用,但出口退税政策造成出口产业与内需型产业的不平等经营环境,产生对内需型产业压抑的负效应,形成扭曲性诱导。如果出口增长继续下滑,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无能为力时,人民币汇率所承受的贬值压力便会急剧增大。鼓励出口的政策将可能陷入比几年前未实行出口退税尚有较多余地时更为局促困难的境地。
  四、寻求内需的更强扩张
  目前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出口起不到多大作用,下半年出口可能将继续下滑并造成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减速。出口退税等有限的出口鼓励政策即使再加力度也很难见效,而且会造成政策配置机制的损伤。在宏观政策对外部冲击难有作为的这种情况下,要想保住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宏观政策就不能只是倾其全力地阻止出口下降,而是应当采取新的应变措施,以内需的更强扩张弥补外需收缩的增长损失。
  在国内需求持续增强的情况下,进口的较快增长及其导致净出口增长的下降,并不完全是一种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回升的变化。国内需求增强情况下的进口较快增长,与国内需求疲弱情况下的进口增长,其因果关系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国内需求增强情况下,国内投资需求扩张拉动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形成更大规模的国内投资。这种情况下的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对国内投资及宏观经济起到较大的补充和支持作用,不像国内需求疲弱不振情况下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对国内投资品造成的挤压和替代。今年上半年国内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钢材进口大幅度增长,国内钢材生产也高速增长,上半年钢材生产增长20%,与1997年以来直至去年钢材增长10%左右或较大幅度低于10%仍然过剩而被迫压产的情况完全不同。这表明国内投资的强劲需求既拉动了国内钢材等投资品的生产,又有效地利用进口钢材实现了投资规模的扩张。国内投资需求扩张拉动形成的投资品进口较快增长,虽然造成净出口减少,但并未对经济增长造成负作用,而是以增大供给能力的方式对经济增长做出正的贡献。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