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十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关键字:货币政策 积极货币政策 银行 利率
日期:2001年10月25日

有关专家建议货币政策应走向适度积极


  有关专家指出,9·11事件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全球经济都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为此,我国货币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从稳健逐步走向适度积极,同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
  专家们是在湘财证券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01年宏观中国论坛”秋季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他们说,从总量上看,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适当;但从结构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一是贷款增长速度为12.3%,继续慢于15.9%的存款增长速度,存贷差进一步扩大化;二是信贷的供给和需求不相匹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和扭曲。
  专家透露,1-9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比年初增加3864.5亿元,同比少增118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466.47亿元,同比少增1348.04亿元;与此同时,股份制及中小商业银行贷款2304.38亿元,同比多增697.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贴现贷款比年初增加1747.49亿元,主要是流向中小企业。可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还应加强。
  专家指出,美联储先后九次减息,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自1962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我国经过多次降息,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已经从5.5%调整到2%,已低于人民币2.25%的存款利率。这给人民币带来一定的升值压力和降息压力。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相对升值,对于我国进口先进机器设备及技术是有利的,但对于促进出口进而拉动经济回升却有较大的负作用,因此应适度放松货币政策,以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