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会员注册 网上订购 意见反馈 样刊查看 报告定制
  
报告名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2年第十一期)
栏目名称:学者建议
日期:2002年11月25日

物价稳定应是长期政策目标



  98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小幅下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事关宏观经济总体调控思路的确定,现在形成了一种似乎已占主流地位的观点,认为:物价下跌是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的表现,物价下跌抑制了正常的增长,因而有必要通过货币供给超前扩张推动物价上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对近年来的物价下跌应进行冷静全面的分析。改革以来我们长时间面对的是物价上涨,一直在寻求抑制物价上涨的良策。现在物价下跌了,反而“恐慌”,应当说理由是不充分的。
  当前物价下跌没有抑制经济发展
  如何看待近年来物价下跌走势的性质是关于当前物价问题讨论的焦点。一种影响较大的观点认为物价下跌不正常甚至可以说是经济不景气的表现、极大地约束了经济增长。对此,我们持不同意见。
  第一,物价下跌没有引起经济衰退。近几年物价下跌是事实,但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0%以上也是事实,要承认,在当今世界里,每年70%的增长率是相当可观的。这实际上从统计角度说明了物价下跌并没有和经济衰退连结在一起。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从78-98年我国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0%以上,“六五”和“八五”时期还分别达到了10%、11.6%,按一般规律,1998年之后应该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但事实却非如此。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近年来并没有受到特殊因素的强有力、实质性阻挡。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系统的证据能够证明物价下跌大幅降低了利润率,从而约束了人们的投资预期。
  第二,我国近年来的物价下跌幅度不大,数值正常。从定比角度看,1998年-2000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统共只下降了3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共仅下降了3个百分点。从环比角度看,1998-2001年,商品零售价格每年下降幅度不超过3个百分点,此间居民消费价格2000年还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0.8个百分点。2001年居民消费价格依然保持了上涨势头(0.7个百分点),零售物价也只下降了0.8个百分点。2002年物价下跌幅度依然很小。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幅度也并不惊人,2001年全年下降仅为1.6%,但2000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8%。这种低水平的物价下跌根本不能说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发生的经济危机时物价下跌幅度要超过10%以上。比如法国1930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了45个百分点。可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物价一下跌就产生那么多联想。要看到中国的物价是在涨了20年翻了3.8倍之后才出现了小幅下跌,这种下跌可以视为是自然的冲高回落。
  第三,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说是要促成物价下跌和物价稳定的。工业化推进本身就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出规模扩大的过程,而市场经济本身是鼓励竞争、刺激成本降低的经济,这两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构成了物价下跌和物价稳定的坚实基础。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看,物价过快上涨一般是发生在战争和经济过热以及能源危机时期,其余年份物价大多是稳定或下跌的。事实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价格竞争,发达国家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高不下也就是因为价格优势。这说明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物价下跌是经济质量提高的表现、是市场竞争合理化的标志。
  可见,近年来我国的物价下跌是正常的。此外,从我国的现实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看,物价下跌还产生了如下一些良好效应。
  1.物价下跌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矛盾。改革以来我国的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表面上看我国居民储蓄规模相当可观,目前已达到8万亿,但实际上分布是高度不平衡的,突出表现是高收入阶层比重过大和城镇比重过大,进一步说,就是少数人拥有了过高收入。另一方面不同素质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扩大到5倍以上。收入差距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说是正常的,但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也是异常尖锐的,世界各国均如此。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心理上的对抗,更主要的是收入不同、物价相同造成的巨大消费差距。显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物价上涨,低收入群体与高中收入群体的消费差距会更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会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国的物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一般劳动者收入增幅下降带来的利益损失,使得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未低于其它阶段。应该承认,这对于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较大幅度下调,确保了低收入群体的食品消费没有因收入降低而受到较大冲击,而其它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下调也对低收入阶层消费范围的稳定起到了支撑作用。
  2.物价下跌反而促进了消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7%,消费的正常增长可以说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在收入增幅下降的同时,消费没有大幅下降,价格下调起到了相当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消费数量随价格下降不断增加反推销售额上升上。2000年主要电器产品零售数量均呈上升势态,其它一些生活用品零售数量也呈同样势态。总之,绝大部分消费品零售数量都在上升,中国的消费明显表现出销售数量与价格逆向变动规律,这实际上说明中国内需相当雄厚,只要价格适度,消费扩张空间相当大。这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里,消费需求相当稳定,价格既便下降,商品销售数量也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这是内需饱和的表现。
  3.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衡量投资状况不仅要看价值指标,还要看实物量指标。近几年来我国投资仍旧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主要体现在实物销售数量的增长上,2000年限额以上批发销售数量煤炭增长15%,木材增长11%,汽油增长41%,柴油增长56%,钢材增长1%,铝增长20%。从整体生产资料产出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的生产资料销售数量也呈增长势态,从1998-2000年,主要生产资料如原油、天然气、发电量、钢、水泥等产品总体销售量都在上升。毫无疑问,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长与政策因素关系较大,突出点是国债投资大幅增加和税收政策调整,但价格下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价格下跌虽然会使投资者产生利润下调预期,但是价格下跌毕竟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点大为重要。与此同时,价格小幅下跌所造成的市场进入门槛降低,反而会使投资者对后期利润增长潜力看好。此外,价格下跌恰好也呼应了利率下调的投资推动功能。
  稳定物价及相关政策建议
  从世界各国经验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和政策效应都会在价格态势上体现出来,反过来,政府对物价的调控,也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通盘考虑,把物价调控具体化为经济态势调控。因此,我们在判断物价走势基础上确定宏观政策思路时,理应本着科学、冷静的原则通盘考虑问题,所做出的选择,既要有阶段性效应,又要有长期性效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控物价走势的宏观政策思路似乎应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把稳定物价列为宏观政策的长期性基点。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有其长期性基点。西方国家一直把稳定物价列为宏观政策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政策工具的运用,都体现出稳定物价的政策取向,比如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以及与此相连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性--稳定币值。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物价上涨引致的广大消费者利益损失会远大于物价上涨能够带来的经济规模扩张效应引发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国家都曾有过的的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反而会形成高物价、低增长的格局进而引发社会动乱的痛苦经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与资源矛盾尖锐、大部分人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下的转轨国家,物价有着巨大的潜在上涨压力。我们万不能因为阶段性的物价小幅下跌而忽略了这个基本国情。必须看到,一旦出现物价上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就要面对因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农产品比价弱势所带来的收入下滑,而具有吸容就业优势、占企业总数大多数、本身又没有融资优势和技术优势,天然具有依附性的广大中小企业难免陷入经营萎缩、举步维艰境地进而只能通过大量裁减人员来渡过难关,与此同时,大企业也必然要走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裁减人员以降低成本的道路,所有这些现象在中国过去的通胀高峰期都曾出现过。对原本就存有大批因改革和结构转换而下岗的中国来讲,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宁可承受物价下跌引发的临时性投资减退,也要把稳定物价列入宏观政策的基长期性基点,要看到,物价稳定小幅下跌,对投资和消费者都是“长期利好”,只要物价稳定或下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低收入者众多,国土辽阔的国家里,消费肯定会扩张,而这点反过来必然要连带投资扩张。
  第二,把稳定币值列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具有稳定币值和促进增长双重目标。这种做法本质上不利于稳定币值。因为:假如我们只是从货币供应量要满足经济正常增长对货币需求的角度去理解并安排货币供应量的话,那么,稳定币值的目标就不会受到干扰。但问题是把促进经济增长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后,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货币供应超前甚至通货膨胀。98年以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就是起因于此。现在我国应适时调整这种制度安排。我们理应认识到:中央银行的根本职能是确保货币供求相对平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在于使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相互协调。至于具体的结构调整和总量增长,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根据市场状况、产业政策等因素去把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货币市场、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三者功能区分开来,各尽其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尝试过用货币供应扩张来助推经济增长的尝试,结果都是弊大于利,后期调整成本非常大。美国滞胀的形成与货币供应盲目扩张有着直接联系。这些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目前我国不应再进一步提高货币供应扩张速率。与通货膨胀时期相比,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确有所下降。但应看到,一方面这种下降幅度并不很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也下调了。应该说,这种情况很正常。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货币供应不足,而是货币流动性不够。物价下跌恰恰反映出现实货币供应相对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提高货币供应扩张率,那就纯粹是在利用通货膨胀去拉动需求进而促进增长,这是一种后续代价沉重、积重难返的选择。事实上近几年持续扩张货币供应而没有引起物价上涨,主要归因于我们采取了比较理智的贷款政策管理制度。因此,我们现在不能看着8万亿储蓄就着急,想方设法把它贷出去。理智的选择应是让市场去决定贷款规模,让存款者自主决定资金的投向,让银行本着商业原则决定贷款。而且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并不是一个消费潜势低弱的国家,如果利用种种政策手段把居民的长远期消费和预期消费全部转化为现期消费的话,8万亿储蓄跑出来3万亿就会立刻把物价推向高位,这对整体社会稳定和结构调整将构成极大破坏。说到底,我们绝不能为寻求经济的阶段性增速而牺牲经济的稳定增长。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货币供应与经济规模的对比两个角度看,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10%左右比较适度。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