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宏网/中宏特稿/中宏特稿

张启祥: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1年08月03日 宏观经济信息网

  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是“三新”,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进一步指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十四五”规划中着重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并于日前出台江苏印发《2021年全省大数据工作要点》,提出要实施数据领航工程,着力推进“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本文就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数字政府建设进行多方位思考,力争为“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江苏样板”赋能。

  一、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与行动指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等任务要求。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全球范围内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从国际上看,美国英国等提出协同政府的改革模式既“政府即平台”的发展理念,协同政府作为一种政府改革实践,也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并发展出协作性公共管理、整体政府、网络化治理等新理念。协同政府理念的基本观点是:碎片化管理的困境无法通过相互分割的政府部门来实现,也不能依靠设立新的“超级部门”,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围绕统一、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不打破部门界线的情况下进行部门之间的协作。英国的协同政府改革作为世界范围内跨部门协作的典型案例,其改革脉络极其鲜明,成效也颇为显著。新加坡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是“众多机构,一个政府”。电子政务都是由政府主导,统一行动,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推进电子政务相关工作。日本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以国会立法为基础,以首相为决策核心,以内阁下设的IT战略本部为决策机构,以政府部门为执行主体,在首相的统一领导下,政府各部门协调行动。

  从国内看,围绕公共服务和政府运行领域,广东打造了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超级OA)等移动端体系;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汇聚了三省一市各类政务服务场所、服务事项、数据资源,对接各地办理点线下大厅,沪苏浙皖四地用户可通过各自政务服务A pp(随申办、江苏政务服务、浙里办、皖事通)进入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其可以精准识别办事需求、智能推荐最佳办理方式、直观展现地理位置、智能导航最优办事路径,通过“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双轮驱动,聚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便利化掌上服务。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新与集成应用,有效推动各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积极贡献。借鉴国内外经验做法,我们认为:一是利用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是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政府需要在内部运行配套上增加协同和提高效率。二是虽然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和安徽有多个服务入口,但通过系统和移动端整合,打造一个整体性互补性“网上政府”的理念已形成共识。三是实行权责清单制度,强化事项清单梳理、有机组合和实施,可以有效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难题,不断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效能。

  二、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江苏省政务信息化建设起步早,法规、条例和制度建设形成较好的基础,部门及市区县平台系统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信息化的基本建设和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类行业条口信息数据汇聚共享初见成效,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初步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江苏经验备受关注,“不见面审批”和“不见面交易”形成品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成功实践,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美誉度。数字惠民基本能满足百姓和业主多样化需求。整体上看,江苏数字政府建设条件已较为成熟,期待乘势而上,扩大发展成效。

  然而,江苏省与先进省份相比,也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一网通办”集约化程度不高、流程细节不够优化,线上线下融通融合还不够,少数经办业务人员业务不够精通和娴熟,造成用户重复填报,业主多次跑腿等现象仍然存在;社会大环境精细化治理略显碎片化,“弱感知”“监测不够适时”“多头查”“突发情况反馈不够及时”以及“事后救火”等情况较为明显。这些都是业务问题的外在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没有完全落地生根,更不用说“数字政府”建设能体现科技赋能的时代特征;二是系统整合联通不够,不少部门尚未完成自身内部系统有机整合,业务专网还大量存在,系统上云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移动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三是数据归集共享不够,不少部门有数据归属权和安全隐私的顾虑,或受上级部门要求制约,共享主动性与配合度略显不够,造成数据汇聚共享难度很大;四是业务融合融通协同不够,单部门业务推进较为顺畅,而部门间协同机制建设不足、数据共享应用不够,尤其是在大领域、板块化业务融合上,协同联动力度不够。这是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不容小觑的问题,也是“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精准提供和社会治理精细化”是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服务和管理的业务领域,这需要推进政府资源整合、综合运用,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政府内部高效协同,衍生出政府运行、数字政府基座等建设,同时也必须培育大量社会化企业,促进相关政务服务产业发展。通过事项清单的系统梳理,按照“大领域、板块化”的原则,将公共社会服务、社会精细治理和政府高效运行进行分解和归类,制定公共服务“一件事”、社会治理“一类事”、政府运行“一项事”等三张清单,以清单式推进倒逼系统整合、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这是可操作可落地的关键抓手。

  三、关于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目标思考

  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的终极目标效果应是“一个入口办好事”,即:打造面向未来的、面向所有用户的整体性“智慧政府”,既有智办推办的公共服务,又有同频共治的社会治理,还有高效协同的政府运行,让企业、群众和政府人员只进一个入口,体验到便捷、个性和好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感受政府“服务”与“温度”。

  基于部门条线强、横向协同弱等基本判断,以及考虑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复杂性,我们提出,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省政务“一片云”、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体系和高性能电子政务外网。完善政务数据中心、政务网络、基础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务数据标准化、共享化、市场化建设,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一网通办”场景应用,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提升“苏服码”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形成“能见度强、美誉度高”江苏样板。

  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治理革命,需要“改革破题、创新引领和人本致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高位协调机制。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通办、社会治理一类事统办、政府运行一项事联办,均采取大领域、板块化的方式实施,清单内的每一个任务涉及的部门多、事项多,需要不同的分管领导领衔推动。因此,建议成立江苏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副省长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县参照成立,形成上下合力。二是建立逐级审批制度。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省保持一个步调、一个频率推进尤为重要,这其中项目建设必须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才能达成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格局。建议建立逐级审批制度,既强调地方特色应用、又避免重复投资浪费,严格按照一体化要求、把好项目建设关,又好又快地推进江苏数字政府建设。三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由于数字政府建设周期较长,对新技术运用及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建议在运营方面引入公司化运作模式,组建省市两级“数字政府”(大数据)建设实体运营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融合开发等方面发挥作用,与政务服务、大数据管理机构联动,形成“管建分离”的“数字政府”建设运行模式。

  近期可落实的工作有:将着力构建数字社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生活、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建立“智慧社保、智慧养老、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要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挥大数据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性作用,加快实现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产业园和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此同时,也能促进和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工业制造智能化。

  紧紧抓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和产业创新机遇,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丰富、物联网发展先行和应用场景多元优势,加快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模式,高水平推进网络强省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社会服务供给,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在制定出台省级“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同时,各设区市配套出台市级规划或者实施方案,协同推动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持续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稳定的“盲点”和“死角”,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推进“网格+”数据整合与融合应用,促使力量下沉、责任明确、运转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居民诉求全响应、社会治理全覆盖。

  概括起来,我们认为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灵魂就是“善治优政、便民利民和乐业乐活”。(江苏省信息化协会 张启祥)

中宏网责任编辑:文懿铎


[转发友人][打印本页][关闭窗口]